PC上多开微信的方法

背景 随着微信在工作场景中使用得越来越多,为避免工作微信对个人生活的无缝入侵,多账号成了一个有效隔离工作和生活的手段。 但是,微信官方客户端默认不支持多账号登录,这就对有多账号登录需求的人造成了不便。 解决方案 多开的方法有很多,个人更倾向使用脚本完成,不推荐安装第三方软件。 windows win上多开的原理很简单,就是在微信彻底启动完成前启动多次,最终就会实现微信多开。可以拼手速,当然写成bat脚本更可靠。 1 2 3 4 5 6 7 8 9 10 @echo off :: 设置需要打开的微信数量 set count=2 :: 循环启动微信 for /l %%i in (1,1,%count%) do ( :: 需要填写微信实际安装路径 start "" "C:\Program Files (x86)\Tencent\WeChat\WeChat.exe" ) 美化 可以给写好的脚本创建个桌面快捷方式,然后在快捷方式上右键属性,更改图标,选择WeChat.exe,选择微信自己的图标即可。 若有开机启动的需求了,再把快捷方式加入开机启动项即可。 linux 注意:官方已经出了原生的linux版微信,以下方法是基于官方linux版,至于某些特供版是否适用尚不清楚。 在linux上多开的原理也不复杂:微信启动后会生成个锁文件(~/.xwechat/lock/lock.ini),删除即可再开一个微信。可以手动删除,当然依然是写成脚本更可靠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#!/bin/bash # 设置需要打开的微信数量 count=2 # 循环启动微信 for ((i=0; i<${count}; i++)); do # 需要填写微信实际安装路径 /usr/bin/wechat & # 0....

2025-07-22 21:13:32 · 1 分钟 · 慢步道人

Xfce4自定义用户文件夹

背景 在Linux上,一直使用的是xfce桌面环境,要的就是一个简洁、轻量、稳定,够用却又不算丑。 但是,在中文环境下,默认的下载目录名字就是下载,在命令行下使用时还要切换输入法,麻烦,虽然可以建立软链接解决,但还是想知道有没有更直接的方法。 解决方案 一番折腾后,发现了$HOME/.config/目录下的user-dirs.dirs文件,内容如下: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# This file is written by xdg-user-dirs-update # If you want to change or add directories, just edit the line you're # interested in. All local changes will be retained on the next run. # Format is XDG_xxx_DIR="$HOME/yyy", where yyy is a shell-escaped # homedir-relative path, or XDG_xxx_DIR="/yyy", where /yyy is an # absolute path....

2025-07-13 10:26:19 · 1 分钟 · 慢步道人

Debian开机自动挂载ntfs分区

背景 由于是win和debian双系统,并且需要在两个系统间共享使用资料分区,因此数据分区采用的是ntfs格式。虽说xfce桌面环境挂载ntfs分区不算麻烦(点下鼠标,再输个密码),但还是希望开机时就能自动挂载。 解决方案 以需要把win下的D:盘挂载到/mnt/d下为例进行说明。 准备工作 安装ntfs-3g驱动,已安装则忽略(桌面环境可挂载则证明已有驱动) 1 sudo apt update && sudo apt install ntfs-3g 查看待挂载的ntfs分区的设备名称和UUID 1 lsblk -f # 假设设备名为 /dev/sda3,UUID 为 ABCDFE 手动创建挂载点 1 sudo mkdir /mnt/d 查看当前用户的uid和gid 1 id # 一般第一个非root的用户的 uid 和 gid 均为 1000 修改配置 编辑/etc/fstab 1 sudo vi /etc/fstab 添加如下内容并保存 1 UUID=ABCDFE /mnt/d ntfs-3g defaults,uid=1000,gid=1000,dmask=022,fmask=133,noatime,windows_names 0 0 重启 配置详解 1 <file system> <mount point> <type> <options> <dump> <pass> <file system>要挂载的设备,常见格式如下: 格式 示例 说明 设备路径 /dev/sda1 直接指定分区(不推荐,设备名可能变化) UUID UUID=1234-5678 唯一标识符(推荐,通过 blkid 或 lsblk -f 查看) 卷标 LABEL=Data 文件系统卷标(需提前用 e2label 等工具设置) 网络路径 nas:/share NFS/Samba 等网络共享路径 <mount point>挂载点,必须是已存在的空目录,一般在/mnt下...

2025-06-12 20:06:17 · 2 分钟 · 慢步道人

tar分卷打包解包

前言 tar是个极其常用的命令,也是个功能很强大的命令,单是tar --help就出来好几屏,所以常用的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。 最近看到别人用tar解压分卷大文件时,自己对tar分卷完全不了解,搜索后记录一下。 分卷打包 tar自身不包含分卷功能,需要配合split完成。 1 tar -cvf - 文件夹名/ | split -b 大小 - 输出文件名前缀 # 注意两个`-`不能省 tar也可以带上其它参数,比如-z、-j等压缩参数。 split也可以带其它参数,比如-d使用数字后缀。 解包分卷 同分卷打包类似,tar需要配合cat完成对分卷的解包。 1 2 3 4 5 6 # 先拼接后解包 cat 文件前缀* > 合并后的文件名 tar -xvf 合并后的文件名 # 不产生中间文件 cat 文件前缀* | tar -xvf - # 注意这个`-`不能省 注意: 1. 分卷文件要全部在同一个目录下;2. 分卷文件的顺序特别重要,务必保证顺序正确无误。

2025-06-07 10:19:51 · 1 分钟 · 慢步道人

Debian安装Nvidia驱动

背景 系统安装完之后,默认的显卡驱动就能好好的工作,这点还是比较满意的,但用久了之后就会发现:看个高清视频啥的,CPU使用率就会蹭蹭上去,风扇呼呼的,总感觉N卡压根就没派上用场,所以就想换上Nvidia的闭源驱动看看效果。 安装驱动 准备工作 修改/etc/apt/sources.list,在main后加入contrib non-free,已有则跳过 禁用BIOS中的Secure Boot(!!!非常非常非常重要!!!) 由于我一开始没有禁用Secure Boot,反复安装并修改了许多配置,浪费时间不说,原始安装能否像以下步骤那样光滑已无法考证,除非把系统也重装了。 安装 更新包索引 1 sudo apt update 安装nvidia-detect 1 sudo apt install nvidia-detect 运行nvidia-detect,我的提示安装nvidia-driver即可 安装nvidia-driver 1 sudo apt install nvidia-driver 重启 双卡切换 Debian官方仓库中并没有nvidia-prime,所以使用envycontrol来实现。 下载envycontrol 安装 1 sudo apt install ./python3-envycontrol_3.5.1-1_all.deb 查看当前显卡模式sudo envycontrol --query 切换显卡 1 2 3 sudo envycontrol -s integrated # 切换到 集显 sudo envycontrol -s hybrid # 切换到 混合模式 sudo envycontrol -s nvidia # 切换到 N卡 重启

2025-03-28 23:00:49 · 1 分钟 · 慢步道人

解决Debian安装巨慢的问题

问题及原因 Debian安装过程中会有一个阶段下载特别慢,即便是在安装过程中更换了国内源,仍然是巨慢无比,其根本原因是:更换的源并不包含安全更新部分。 当然,如果是网卡硬件不在默认的安装包驱动范围内,这种情况如果不在安装过程中安装相关驱动,压根也不会遇到下载慢的情况。如果使用的是最新的完整的DVD安装包,可能也不会遇到下载慢的情况。 解决方案 断网安装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断网安装,安装完之后再彻底更换源,最后再进行更新。这也是比较适合小白的方案。 至于断网的时机,可选择一开始就不联网,也可选择在下载慢的时候断网。建议小白选择后者。 安装过程中彻底更换源 原理 安装过程其实本身就是运行了一个简版的、定制的linux系统,只不过整个安装过程是在其中一个终端中(命令终端或图形终端)完成的,那么,安装过程中自然可以从别的终端界入并完成更换源,如此即可解决下载过程巨慢的问题,同时,系统安装好之后也无需再考虑更换源的问题。 具体操作 正常安装进行到选择国内源这一步 按Ctrl+Alt+F2或Ctrl+Alt+F3进入终端,会有提示,直接回车 注意: Ctrl+Alt+F1为命令行安装终端,图形安装后台也使用该终端 Ctrl+Alt+F2和Ctrl+Alt+F3为暂未使用的命令行终端 Ctrl+Alt+F4为日志输出终端 Ctrl+Alt+F5为图形终端 执行如下命令 1 2 cat /target/etc/apt/sources.list # /target 是正在安装的新系统的挂载点 如果第1.步选择完国内源之后没有继续,这里空的,或者只有deb cdrom: [pebian GNu/Linux 12.9.0Bookworm- 0fficial amd64 NETINST with irmware 20250111-10:54]/ bookworm contrib main non-free-firmware;如果第1.步选择完国内源之后继续了,并且此时已经进入下载阶段了,则会看到类似以下的内容: 1 2 3 4 5 6 7 8 9 deb cdrom: [pebian GNu/Linux 12.9.0Bookworm- 0fficial amd64 NETINST with irmware 20250111-10:54]/ bookworm contrib main non-free-firmware deb http://mirrors.ustc.edu.cn/debian/ bookworm main non-free-firmware deb-src http://mirrors....

2025-03-26 12:46:29 · 1 分钟 · 慢步道人

祼盘安装win10时调整EFI分区大小

背景 鸟枪换大炮,把旧电脑的HDD升级成SSD了,是替换而非加装,所以需要重新安装系统。 依旧是安装windows+linux双系统,由于windows安装时会覆盖EFI分区,不想折腾的话就先装windows再装linux。 手里有windows的安装盘(原版iso,不带pe),安装时分区会自动分出来100M的EFI分区,但装双系统的话,很可能会不够用,但又不想再烧个pe,也不想装完系统再折腾分区。 尝试过程中发现可以进入命令提示符,于是网上搜索命令行分区工具,找到了DiskPart,尝试后可以完美实现需求。 解决方案 使用安装盘引导启动,进入到分区界面 取消安装,回到初始界面 按win+r会跳出一个新的界面,找到命令提示符并运行 输入diskpart回车,进入分区工具 list disk列出磁盘列表,记住需要分区的磁盘号 select disk n选择要分区的磁盘(n为上一步查出的磁盘号) clean all删除所有分区(如果有的话) convert gpt将磁盘转换为GPT分区列表(这年头就不要再用MBR了) create partition efi size=512创建512M的EFI分区 exit退出分区工具 关闭命令提示符 继续安装 注意 该方案适用于win10,其它版本windows未测试!

2025-03-04 23:09:36 · 1 分钟 · 慢步道人

配置校时服务

从其它平台迁移而来 安装ntpdate 1 sudo apt install ntpdate 手动校时 1 sudo ntpdate -u ntp.ntsc.ac.cn -u:可越过防火墙与主机同步 ntp.ntsc.ac.cn:国家授时中心的服务地址 同步硬件时间 1 sudo hwclock -w 定时校时 校时脚本 1 vi ntp.sh 写入以下内容: 1 2 3 #!/bin/bash /usr/sbin/ntpdate -u ntp.ntsc.ac.cn; /usr/sbin/hwclock -w; 授予执行权限 1 chmod +x ntp.sh 创建定时任务 1 sudo crontab -e 加入以下内容: 1 */30 * * * * /root/ntp.sh # 表示每30分钟执行一次

2024-03-13 22:25:24 · 1 分钟 · 慢步道人

Debian上使用蓝牙音响

从其它平台迁移而来 安装驱动 安装蓝牙管理工具blueman 1 sudo apt install blueman 此时连接蓝牙音响报br-connection-profile-unavailable 编辑/etc/pulse/default.pa,找到并注释掉load-module module-bluetooth-discover行 编辑/usr/bin/start-pulseaudio-x11,在如下位置添加/usr/bin/pactl load-module module-bluetooth-discover 1 2 3 4 5 if [ x"$SESSION_MANAGER" != x ] ; then /usr/bin/pactl load-module module-x11-xsmp "display=$DISPLAY xauthority=$XAUTHORITY session_manager=$SESSION_MANAGER" > /dev/null # 添加下面一行 /usr/bin/pactl load-module module-bluetooth-discover fi 重启

2024-02-16 21:26:44 · 1 分钟 · 慢步道人

把旧笔记本电脑改为家用服务器

从其它平台迁移而来 背景 有一台旧笔记本电脑,电池鼓包已拆除,显示器画面乱跳(暂未查出原因,外接显示器正常),闲置已久,计划改为家用服务器使用。 系统安装及配置 安装系统 冒着闪瞎眼的风险,安装Debian,安装过程尽可能简化。 注意事项: 特别注意下网卡是否需要另外下载驱动(本机刚好不需要,忽略) 安装过程中会提示选择源,但Debian 软件安全更新源并不会采用所选源,所以,安装过程可能会因此变得很漫长 由于是做服务器用,所以不需要安装桌面环境,本着最小安装原则,什么都不安装(包括标准系统工具,因为很多用不上) 配置系统 安装ssh服务 由于显示问题,先安装ssh服务,然后远程进行其它配置 1 2 3 # root登录 apt update apt install openssh-server -y 安装并配置sudo 1 2 apt install sudo -y usermod -aG sudo xxx # xxx为用户名 查看ip,并远程登录 由于显示问题,直接通过路由器查得。 1 ssh 用户名@ip地址 修改ssh端口 1 sudo vi /etc/ssh/sshd_config 取消Port 22的注释,再添加一行Port xxx 重启ssh服务 1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.service 退出ssh并用新端口登录 1 ssh -p 新端口 用户名@ip地址 登录成功后再注释Port 22,再次重启ssh服务 修改源 1 sudo vi /etc/apt/sources....

2024-01-22 21:45:33 · 1 分钟 · 慢步道人